<cite id="v3z7t"><noframes id="v3z7t">
<ins id="v3z7t"></ins>
<ins id="v3z7t"><noframes id="v3z7t"><ins id="v3z7t"></ins>
<ins id="v3z7t"><noframes id="v3z7t"><ins id="v3z7t"></ins>
<cite id="v3z7t"><noframes id="v3z7t">
<cite id="v3z7t"></cite><cite id="v3z7t"><noframes id="v3z7t">
<ins id="v3z7t"><span id="v3z7t"></span></ins>
<ins id="v3z7t"></ins>
<cite id="v3z7t"></cite>
24小時業務咨詢電話

18980800355

供應室設計施工

時間:2019-02-26 15:49:56 ?? 標簽:{dede:field.typename/} ?? 來源:本站



醫院供應室消毒與滅菌質量管理

  【摘 要】目的 研討醫院供應室消毒與滅菌質量管理的方法。方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中的3個標準規范各工作流程。結果 做好醫院供應室的消毒與滅菌工作能夠有對醫院感染進行防控。結論 強化醫院供應室消毒與滅菌質量管理可以使醫院無菌物品安全使用,防止醫院感染。 
  【關鍵詞】供應室;消毒;滅菌;質量管理 
  消毒供應室是醫院的一個特殊部分,它的職能是為全院提供安全可靠的無菌用品,同時負責重復使用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滅菌與發放工作,具有供應的無菌物品數量龐大、周轉迅速、涉及范圍廣等特點。供應室提供的醫療物品直接關系到醫院感染的發生,對醫療護理質量有著重要影響。 
  1供應室各區管理 
  1.1污染區管理 
  污染區是對再生醫療用品進行回收、分類、清洗。對有感染患者接觸過的醫療物品,須用專門污染袋密封,在進入供應室前應先消毒、滅菌,再完成分類、清洗工作。病區使用后的器材、器具已成為醫療廢物,不能帶入供應室。該區工作人員應穿隔離衣,帶防護帽、手套、口罩,穿防護鞋,采用手工清洗的人員還應佩戴護目鏡,將隔離衣脫下后需仔細洗手,減少感染區域人員流動,工作結束后進行全面清理,衛生工具專區專用。 
  1.2清潔區管理 
  清潔區是消毒供應室內對去污后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進行檢查、裝配、包裝及滅菌的區域,主要是將污染的物品清洗后做進一步處理,檢查、分類、包裝及滅菌。沒有進行清潔的物品嚴禁入內,工作人員需穿著清潔區工作服,穿清潔工作鞋、戴護發帽。進行清潔前后都要清洗手部,工作結束后及時清掃,消毒空氣,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該區,衛生潔具專區專用。 
  1.3無菌物品存放區管理 
  無菌物品存放區域的主要功能是存放、發放無菌物品,因此,非無菌物品不能帶入其中。該區人員需要進行嚴格控制,人員流動少,進出需要更換專門的隔離衣物及防護用品;無菌物品上藥標注好滅菌日期及有效期,超過期限后需要重新消毒;發出物品不可再收回。完成工作后進行衛生清潔,嚴格進行空氣消毒,衛生潔具專區專用。 
  1.4應急管理 
  當醫院發生感染性疾病或嚴重傳染疾病大面積流行或爆發流行的時候,緊急狀態下的消毒供應室應該對進出物品嚴格控制,回收的醫療用品應先消毒后清洗。對可能被污染的區域也要進行隔離消毒,實用的醫療用品現在病區集中消毒處理,載收回到供應室。供應的物品實行電話預約制,外送人員進出時須清潔洗澡更衣,供應室的污染區發放窗口定期進行消毒,污染的室內空氣和表面應急消毒可用含量每升500毫克過氧乙酸溶液,按每立方米10毫升用量采取噴霧消毒,嚴格防止傳染源進入供應室。 
  2醫療物品的清洗消毒 
  2.1供應試人員要充分重視清洗工作,特別是對于難以清理的用品,更要認真仔細的進行清理,這樣能夠大大增強滅菌效果。 
  2.2醫院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處理的操作流程 嚴格遵守操作流程可以使供應室工作有序進行,有特殊要求的物品需按照其要求嚴格執行。 
  2.2.1再生器械去污的處理過程應按照類別進行嚴格的分類,防止干燥,如在2小時內不能及時清洗,要將其浸泡在冷水或含酶液體中[1];清洗時注意自我保護,我院選用的是人工清洗方式,因為一些結構復雜的醫療設備無法用機器進行清洗,所以在清洗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防護,將防護用品佩戴好,一面清洗時液體飛濺造成感染。清洗之后先用清水沖洗,再用蒸餾水進行終末漂洗,最后盡快擦干或烘干。 
  2.2.2清洗質量和功能檢查 
  2.2.2.1日常檢查。質檢員要對清潔后的物品進行嚴格檢查,清洗后的物品要保持光潔無污垢,不破損無粘連,管道等腰暢通。刀具及剪刀等用品保持刀刃的鋒利,玻璃材質的物品要保持透明,橡膠類物品要防止老化粘連。 
  2.2.2.2定期抽查。護士長或質檢員需要經常對滅菌物品進行隨機抽查,數量上必須保證在五個以上滅菌包內的所有清洗物品,檢查內容與日常檢查相同,在檢查之后進行檢查結果的準確記錄。 
  3消毒、滅菌質量的監測 
  3.1消毒效果監測 
  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應每季度進行監測,監測方法及監測結果應符合《醫院消毒衛生標準》。每次檢測3到5件有典型的醫療用品,同時準確記錄檢測結果。 
  3.1.1消毒劑濃度檢查 
  對于供應室用于消毒兒使用的各種化學制劑,像“84”消毒液,在使用之前需要用監測試紙或檢測卡對其配制的濃度進行檢測。 
  3.1.2紫外線燈管監測 
  紫外線燈是我院供應室空氣消毒最為常用的消毒器具,對紫外線燈的使用,應該進行累計照射時間的統計并由使用人進行簽名,對于應用在消毒中的紫外線管,要提前進行照射強度的檢測,30至40W 新燈管不得低于110μW/cm2[2],使用中的燈管要高于70μW/cm2,對使用中的燈管每三個月需要進行1次檢查,我院均采用紫外線輻射照度計檢測法。 
  3.2滅菌效果監測 
  為確保滅菌效果,必須按《消毒技術規范》的要求仔細檢測每一個項目,如物理監測、化學監測和生物監測,切實保證滅菌合格率必須達100%。 
  3.2.1壓力蒸氣滅菌器的監測 
  3.2.1.1物理監測。每一鍋消毒滅菌之后都要進行物理監測,對滅菌的壓力、溫度、時長等一系列指標進行詳盡記錄,當結果符合滅菌規定之后,把記錄紙整理備案。 
  3.2.1.2化學監測。每個滅菌包都要進行化學監測,確保滅菌包外部貼有化學指示膠帶,對于危險性高的醫療物品,應在包內放置化學指示卡,并將其貼在最難滅菌的部位。 
  3.2.1.3生物監測。對于生物監測,需要每周進行一次,滅菌器在投入始終之前或進行大范圍修理、裝配之后必須進行嚴格的物理監測、化學監測和生物監測。當物理監測、化學監測的指標合格之后,生物監測應空載連續監測3次,未出現任何異常,確定滅菌合格后滅菌器才能使用。對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應在每天開始滅菌前進行B-D測試,B-D測試合格后,滅菌器才能正式使用。對擬采用的新包裝容器、擺放方式、排氣方式及特殊滅菌工藝也必須先進行生物監測,監測合格之后才能投入使用。 
中心供應室 返回列表 沒有了!
{dede:myad name='tongji'/}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